首页

国产剧情调教视频播放

时间:2025-05-25 07:42:12 作者:动物园里办时装秀?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何能火“出圈”? 浏览量:98297

  一座动物园,“出圈”客自来(提振消费一线观察)

  模特身着品牌潮服,踩着动感节拍,一场时装秀,引来上百名观众。

  “太特别了!谁能想到这里不是秀场而是动物园!”来自江苏苏州的游客杨婕感慨。

 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,如今是全国知名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去年吸引游客近800万人次。这里还是众多品牌的“活动首发地”,时装秀、新品会、电影地推活动等频繁举办。

  求新求变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,红山森林动物园火爆“出圈”。

  “我们就是要逐渐打破人们对动物园的传统印象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说,“开发文创、联合举办时装秀、举行新品会等创新尝试,将科研、保护、文化、绿色消费等多元融合,为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更多消费选择,更把动物保护、生态保护理念传播给更多人。”

  按照网上的攻略,杨婕和朋友预约了动物园自然学校的“昼夜营”,跟着动物保护教育老师,一路轻手轻脚,寻觅动物们夜间的本真天性。

  安静的夜晚,闻得到泥土的气息,听得见大自然“窸窸窣窣”的声音。长颈鹿弯下脖子将头靠在屁股上休息,小熊猫舒适地趴在树上酣睡,猞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。最令她开眼的,是狼群“开会”的场景:先是头狼伸长脖子发出“嗷呜”的嚎叫,紧接着旁边的狼群也“嗷呜”呼应。

  “没有动物表演、没有投喂互动,在这里动物是主人,我们‘客随主便’。”动物友好理念和新奇体验玩法,让杨婕感觉妙趣横生。

  除了“昼夜营”,红山森林动物园里还有许多乐趣等待游客解锁。在场馆内,看考拉称重、猴子划船、棕熊摸鱼;在咖啡店,与落地窗外一群火烈鸟“对饮”;在红山森林市集,白面僧面猴风筝胸针、小熊猫帽子挂件、水獭拉绳等文创新品,让人忍不住“买买买”。红山文创产品已有千余种,销售火爆。

  随着红山森林动物园成为“顶流”,其附近的酒店价格接近市中心水平;盐水鸭、皮肚面、鸭血粉丝等小吃,登上热门榜……以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中心的消费圈,近年来不断扩容。

  “每年游客中,南京本地占23%,本省外市占27%,来自外省的占近一半。”红山森林动物园副园长白亚丽介绍。

  走出动物园的游客,还会去哪?

  网友整理的“红山品牌形象地图”里藏着答案。城北万象汇“空中动物园”、国创园文创店、1912咖啡店等与红山联名合作或者具有红山品牌形象授权的商业场景,遍布多个商圈及街区。目前,与红山森林动物园联名的品牌有50多个。

  “我们去年就与红山森林动物园合作过,今年再次携手,打造更多互动体验场景、开发有声文创。”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新街口店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,深化线上线下、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
  南京市想方设法开发和挖掘“红山森林动物园”“南京新街口”等城市品牌形象,持续培育消费新场景、新业态,推动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,努力让“城市流量”赋能“消费增量”。今年一季度,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3.11亿元,增速位居全省前列。

  走出红山森林动物园,杨婕满怀期待,“我要尽早开启下一次南京之旅”。

  本报记者  姚雪青

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5月24日 第 02 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海峡两岸文博会将在厦门举行

“开渔后,(台州)全市4000多艘渔船将陆续奔赴东海,开始捕捞作业。”台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队长何贤庆说,19日晚,他们已通过渔业公司,将相关指令逐艘通知到要出港的渔船。

广东台山茯苓膏:经典老味道 情系海内外

9月28日,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会见上海美国商会代表团,双方就中美经贸合作及美企在华发展沟通交流。不过谢锋也表示,中美关系仍然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,稳定和改善两国关系任重道远,并指出中美应该找到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。

推动高质量发展·权威发布|吉林:生态环境持续向好

作为精通中俄英三语的年轻学子,谷尼克认为,自己有跨文化交际的优势,可以在各国青年之间充当桥梁作用,尤其是中俄关系和金砖框架下的多边合作,帮助金砖各国青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,促进“大金砖”合作。

从丝线经纬中窥见文明之光

“同一片星空,不同地方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。”舟山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吴高峰受访时表示,“五一”假期,在传统热门旅游项目人气爆棚的情况下,不少人正把目光转向新兴小众项目——观星,“舟山作为海岛城市,给予了星空更浪漫的元素,星辰大海,把星空和大海联系在一起”。

诗与思之舞 杨庆祥《另一个世界的入口》出版

戴维·皮纳·巴罗斯(Davi Pina Barros)是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一位青年电影人,2018年他第一次来到重庆就被这座生机勃勃的中国城市所震撼。在这里,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保护和修复大足佛像的纪录片,其中蕴含了众多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缩影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